做采購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隨機應變,在處理工作上的事要圓滑一點。要說真正入門,采購人必須掌握這三點:
供應商的更換與篩選備用
大家要知道,有些供應商合作久了也難免會出問題,比如偷工減料、價格上漲等情況,這會都會考慮另一個供應商,而在這里,有些采購就會很難做,畢竟覺得合作那么久,一下子把他替換掉的話可能對雙方都會很不好,還有一種就是怕新的供應商剛接手會出問題,影響生產,所以在這里一定要講究方法,可以慢慢的減量,當供應商覺得這點量賺不了什么錢,自然就慢慢放棄,這時與新的供應商磨合期也過了,也就可以完全接手了。
所以,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,就要先做好準備,挑選好備用的供應商,以備不時之需。
降低成本,并不是“最低價”
降低成本可以說采購員的第一要務,也是最能體現一個采購的價值所在,而降低成本并不是說選擇最低價就行,要知道,市場的競爭是很殘酷的,惡性競爭是一直存在的,你一個最低價,同時還會有一個超低價,這樣循壞下去,你的采購工作肯定干不長,沒有一個供應商會愿意跟你合作,一旦供應商沒有利潤,就會導致很多問題出現,比如質量不保障,不按期交貨等等,更何況別的采購價格都有繼續降低的可能,可你的價格報的是最低價,不可能再有繼續降低的可能,還會出現價格上漲,畢竟市面的材料價格多多少少都會有波動,當出現這種情況,該怎么向老板交代?
所以,不要一味的去壓價,先去了解市面上的價格情況,自己有個判斷,再去對比供應商的價格,適當的去“還價”,這樣對公司的利益才是最大化。
如何處理與供應商的關系
眾人都說不該跟供應商做朋友,但是,換一種方向想,供應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,當對方產品出現問題時,我們提供幫助,是不是就增進了感情。如果雙方有隔閡,那么在談事情的時候就不會那么順利,平時也可以微信往來,把對方當做朋友看待,并不是說對方是合作伙伴就把對方推的遠遠的,保持距離,這樣是不對的,是合作關系也亦是朋友關系。
而且許多小公司的資金大多都不能按期付款,當公司出現這種情況時,要第一時間主動跟供應商說明情況,說個確切的時間。不然供應商也會延期交貨,造成后面一堆麻煩事,對方有也會覺得貴公司不講信用,不會再有下一次合作機會。